


陽世間有極少數人,他們的肉身在某些時刻,
必須出借神靈使用,是為乩身。
罪與罰,欠債與救贖,古老傳說與現代鄉愁,
以十年前的《陰間》系列為基礎,星子創造了充滿現實感的在地魔幻風景。
熟悉的神明、日常可見的角色,這是屬於臺灣特有善惡信仰的原創類型。
我是星子,我的日常世界單調平凡,日復一日、終年不變;
但我的腦內世界壯闊離奇,有神有鬼、有戰鬥有愛情、有各式各樣的人和各式各樣的故事。
歡迎光臨,星子的故事書房。
太子爺│乩身—韓杰
哪吒的記載最早源於中亞佛教故事,是法力高強的青少年天神。傳說中有大鬧龍宮、折骨剃肉還與父母、蓮花化身等故事。傳為靈珠子轉世,神通廣大,後世奉之為中壇元帥。
媽祖│乩身—陳亞衣
媽祖常於海湧風浪時顯靈,保祐船隻平安航行,故沿海漁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,認為她是「護國庇民」的海洋守護神。
月下老人│乩身—董芊芊
月下老人為道教的神祇之一,掌管男女姻緣的神明。常被塑造成白鬍長鬚,臉泛紅光的慈祥老人。在《乩身》中的形象則是扮相時尚的老人。
鬼王鍾馗│乩身—許保強
鍾馗於民間傳說中能鎮宅打鬼、驅除邪祟之神。春節時是門神;端午時是五毒天師,同時又司掌冥界、生死、判官、捉鬼和財神。
保生大帝│乩身——林君育
保生大帝俗名吳夲,由於精通醫術救人無數,飛昇後被奉為醫神。民間有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傳說,在乩身故事中,則有大道公與媽祖手下互爭林君育為乩身的橋段。
濟公│乩身—田啓法、陳阿車
濟公為宋代得道高僧,懂醫術,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,同時扶危濟困,常以神通示化眾人。平日嗜食酒肉,不守戒律,因為舉止如癡似狂,故又稱為濟顛。
混天綾
如雲似水、彷如流體,能鞭能綑能燒。
乾坤圈
自由變化,小作指虎用,大能橫掃千軍。
火尖槍
穿魔裂鬼、御槍飛天、無堅不摧。
風火輪
踩御雙輪時腳力大增,能飛天遁地。
金磚
能用來畫符,金粉亦能收回重寫。
豹皮囊
能吞鬼食魔,化幼豹追咬敵人。
九龍神火罩
化九條火龍焚魔燒鬼,七寶中威力最大。
籤鳥
太子爺透過籤鳥傳訊給乩身。
韓杰的籤鳥是文鳥,喚作小文。
電影、影集、漫畫,三大改編確定!敬請期待